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

首页 | 试卷下载 | 课件下载 | 教案教学 | 教学素材 | 作文中心 | 备课 | 中考 | 高考 | 学习频道 | 教师频道 | 课外读物 | 会员区 | 手机版


  您的位置作文中心 >>高考作文指导 >>
如何增强高考作文的文化底蕴
作者:   上传者:admin  日期:06-04-03


先解释两个概念。所谓“文化”,按《现代汉语词典》,有“①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,特指精神财富”、“②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”之意;所谓“底蕴”,按《现代汉语词典》,有“详细的内容”之意。因此,“作文的文化底蕴”,就是指考生在文章中透过一般的叙事写景,谈古论今,能反映出不同国家、民族、地区、行业等的某种历史文化传统、氛围、特征、风格,显示出考生的文化积淀、学识素养等等。一篇有文化底蕴的作文,肯定会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,从而获得高分。
   
   那么,考生怎样来写有“文化底蕴”的作文呢?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谈。一是作文的内容,二是作文的形式,主要是语言。
   
   从作文的内容,主要有:
   
   1.善引名言或历史故事
   
   即考生在作文中,根据作文主旨,按照一定的线索或顺序,选取较多的较集中的历史文化名人的言论或事情,以次显示作者丰厚的文化积淀。注意,这里的“积淀”,是指考生将长期的大量的阅读、思考所积累的素材内化为自己的智慧的一部分,在写作时自然地涌出,贴切地组合。切记,是自然融合,是考生自身思想、情感的一部分,不可分割,而不是为“引”而“引”,生搬硬套,那样就适得其反了。大家可参看《面对大海》(上海高考满分作文,可点击http://luoyin6.blogdriver.com/index.jsp,进入“创新作文”栏)。再如2003年高考满分作文《灵魂的膜拜》。
   
   2.新解历史故事、人物或经典著作,翻出新意
   
   即考生在作文中,运用文化的眼光,对事物作详细、周密的观察与评判,或者对相应的人和事发表与传统看法一致却又包含个人认识的见解,或者,对相应的人和事发表与传统看法不一致个人的独特见解。也就是说,对经典著作、传统事物等做出一种比较理性的审视,得出与时俱进的个人的独特见解。比如说大家非常熟悉的《赤兔之死》就是这样的一篇作文。再如高考作文《题乌江亭》。
   
   3.巧借故事新编,借古讽今
   
   即考生在作文中,运用文化的眼光看待社会现实生活,辨别美与丑、善与恶、是与非,表达作者的爱与憎、褒与贬,也就是要表达考生自己对社会现实生活的个人的独特见解。这一点与上一点不同:上一点侧重在对“历史故事、人物或经典著作”表达自己的观点,可以说是就事论事;这一点是对“社会现实生活”表达自己的观点,只不过是用传统的历史的文化观点来审视“社会现实生活”,褒扬好人好事,鞭打恶人恶事。因此,考生要更多地关注社会、关注人生,运用理性去评判,借以使人警醒。这类作文更多的是带有批判性。如2003年高考作文《孙悟空下岗记》、《韩非子的悲哀》,再如《相逢是一种偶遇——现代西游记》。
   
   从作文的形式,主要是语言,主要有:
   
   4.巧选句式,善用修辞
   
   即考生在作文中,要注意句式的变化,注意整句和散句、长句和短句的灵活搭配,语言就会变化多姿,产生一种特殊的美。同时,还要善于选用恰当的修辞手法。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法,会使山上的石头唱歌,山下的流水动情,会使花草倾诉心中的秘密,枯枝败叶讲述生命的真谛,它可以百川汇海,激清澎湃;也可以轻风拂琴,嘤嘤成韵。注意,不同的修辞格有不同的作用。如写人状物,多选比喻、比拟、借代、对偶和夸张,析事论理则多用排比、设问和反问。
   
   巧选句式,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,会增强文章的审美含量和文化内涵。这样的文章在高考优秀作文中随处可见。
   
   5. 妙语连珠,凸现睿智哲理
   
   即考生在作文中,语言文句要做到“有意蕴”。也就是要做到语句内涵丰富、深刻,且言近旨远,意味深长,富于暗示性、启发性和感染力,即“意不浅露”、“言有尽而意无穷”。实际上就是要求考生要写哲理句。哲理句,内涵丰厚,点题明旨,精辟蕴藉,启发人们深入思考,令人遐思迩想,给人以无穷的回味。怎样写哲理句呢?或者说怎样使文章具有哲理意蕴呢?其基本方法就是,通过写景状物、写人叙事,哪怕是平平淡淡的事情、普普通通的人物、简简单单的故事情节,以此来反映考生对事物的某种态度、体验和情感,充满辩证法和人文精神。
   
   6.摹拟古白话、古文体
   
   如2003年高考作文《掉屈原赋》,从文体看采用“祭文”的形式,又符合“赋”这一文体要求,别具一格,新颖独特。而且,全篇采用文言的写法,几乎无错,令人耳目一新。全文巧妙地借用或者化用课本中的故事、名言,作为自己文章的内容,而且,标题借用古文题目,颇具匠心。纵观全文,显示了考生深厚的文化底蕴,不失为一篇优秀的高考作文。

来源;语文大课堂



 



*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。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。
*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,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,下载不成功时,请一直重试下载,如果一直不成功,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,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,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!
 交互区
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
 站内搜索

关键字   

 栏目推荐
在线新华字典  在线成语词典
古诗词大全    中国四大名著
文言文翻译   入团志愿书
中考历届试卷  高考历届试卷
初中阅读练习  高中阅读练习
 相关资料
2022年上海高三二模语文作文题目汇编及解析
议论文写作方法技巧ppt课件
2022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作文题目
高考作文出彩有技巧
2022年浙江省各市高三下学期作文题目汇编
“个人修养对外部环境的积极影响”话题作文导写及范文两篇
2022年湖北省各校高考模拟作文题目及范文
2022届武汉高三二月调考作文“朱光潜先生《谈美》”导写及范文
2022湖北三月调考作文:“逃离倦怠,呼唤健康”主题演讲稿(解析、标题、佳作)
2022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二模作文题目汇编
山东省各地2022届高三模考作文汇编
作文指导:议论文论据的收集与整合ppt课件
高考作文指导:议论文的分析ppt课件
议论文写作之开篇破题pptx课件(43页)
北京市2022届高三各区一模微写作题目汇编
审题立意训练ppt课件
新高考之《红楼梦》微写作专练
高考材料作文的点题扣题技巧ppt课件
高考作文审题立意选择题60题练习
2021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上期末写作汇编
2022届高三各地最新模拟作文试题及范文
作文讲评“感谢拥有,感谢没有”ppt课件
2021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:作文
材料式议论文写作指导(一)选准角度,确立论点——-审题立意ppt课件(二)
材料式议论文写作指导(一):选准角度,确立论点——-审题立意ppt课件
演讲稿的写作ppt课件
2021年北京市各区高二上学期期末微写作汇编
高考漫画作文坚持原则ppt课件
2021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汇总
2021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二模语文作文题目汇编
时评ppt课件
2021年北京市语文高三一模微写作汇编
2021届高三四月模拟考试热点作文题目
2021届上海市各区高三二模作文题汇总
2021年北京市语文高三一模作文题目汇编
高考二轮复习中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与议论文写作增分方法探讨ppt课件
2021年广东省高三一模作文题目汇编
高考复习:独立春风看牡丹------ 作文题型
2021年浙江省高二语文期末作文题目汇编
2019--2020学年北京市高二(下)学期期末语文作文题目汇编
用思想点亮观点——观点三维生成法及运用ppt课件
2021年北京市各区高二(上)期末语文作文题目汇编
2021年高考作文有关春晚押题预测
厚植家国情怀,写好高考作文--高考作文审题立意ppt课件
高考作文专题提升思维导图


   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:zmjfy@yeah.net  浙ICP备05019169号